春季是养肝的季节,但是很多人忽略的是,入春之后,雨水增多。
马上就要迎来清明等节气,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增加,人身上的湿气也越来越重,尤其是一些常年体内有痰湿的人。
养生堂节目上请来一位观众,其不仅有脾胃虚弱的问题,还有因此导致的痰湿问题。
脾虚湿气重都有哪些症状呢?专家又有什么祛湿妙招呢?
01痰湿症状
脾胃乃先天之本,脾胃虚弱也会导致湿气加重!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血液免疫科主任医师韦云在节目现场指出了痰湿的4大症状,赶紧来看看你有没有吧~
1腹型肥胖
痰湿重的人往往容易虚胖,尤其是腹部肥胖,容易腹胀。
2舌苔
痰湿重的人舌体胖大,舌苔白腻,且两边有齿痕。
3困乏
很多人说到了春天容易春困,其实也可能是体内的痰湿在捣鬼。
痰湿重的人往往体虚无力,困乏,四肢沉重,容易有拖延情况。
4便溏
痰湿还会影响到肠胃系统,不是便秘就是腹泻,大便不成型,容易便溏,大便黏马桶等……
02健脾祛湿豆
针对这种脾虚痰湿的情况,韦云主任带来一个健脾祛湿五豆包。
健脾祛湿五豆包
食材:白扁豆、豌豆、芸豆、红豆、绿豆
做法:
1、加酵母和面,放在温暖处,饧发2小时
2、五种豆先用高压锅加水焖20分钟,收水后用锅铲碾碎。
3、和好的豆泥包在面饼里,包成包子
4、上锅大火蒸20分钟即可
豌豆养肝气、祛湿气
白扁豆性甘,是健脾祛湿第一豆
红豆补气血,绿豆清体热
豌豆宽肠胃,促进排泄
健脾祛湿、促进排便
同时不会增加脾胃负担
03健脾养胃粥
白扁豆是健脾养胃祛湿的好宝贝!听听中医大家关幼波大弟子,80多岁的陈勇陈老怎么说的吧~
白扁豆健脾化湿、和中益气养胃。主治脾虚、食少便溏、气短懒言、四肢酸软、湿浊下注等。
《本草纲目》就记载白扁豆有健脾和中的功效。
陈勇陈老在节目上介绍了一碗自己常喝的粥
不仅美味、香气四溢,没有中药的苦味
还能健脾祛湿、和气养胃。
健脾祛湿粥
食材:小药包(黄芪、党参、白术、茯苓、陈皮、麦芽、稻芽、薏苡仁)、米、大枣、莲子、山药、薏米
小药包:小药包里的药材大概每样5克左右
做法:大枣分两半去核,鲜山药、米、莲子、薏米和药包同时放到高压锅里煮,煮40分钟,煮好后可以每天晚上或早上喝。
功效:健脾祛湿、补气和胃消食
04自己在家就能种
豌豆养肝祛湿
豌豆苗青色入肝,抒发肝气
它富含纤维素,有助于通便
还有利水消肿、和中健脾、生津止渴的作用
连锅子
清胃热 缓解积食
食材:冬瓜 芽苗菜 猪肉
做法:
1、选用二刀肉(猪臀尖),提前煮制8分熟切片。
2、桂皮用油炒香,加入猪肉片炒至出现焦边,放入葱姜、花椒倒炝锅,继续煸炒。
3、倒入适量开水、冬瓜大火炖煮,调味仅需料酒和盐。最后加入豌豆苗煮熟即可出锅。
豌豆苗的培育方法也很简单,和萝卜苗相似。
同样是购买豌豆苗种子泡一晚上水,发苗盒上铺厨房纸巾喷湿,放上种子,盖上湿的纱布,等种子发芽后去掉纱布见光,每天喷水,长到10厘米左右就可以吃了。
春季不仅要养肝更要祛湿
五豆包、五豆粥养生又美味
您喜欢吃哪一种呢?